五四活动发言稿(杨好)
发布日期:
2018-05-07

作者:

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这句话出自《周易》,意思是唯有求变求新,方能引领发展。刘鹤副总理在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》一文中曾经指出,“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,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”。



因此,把古人的话与刘鹤副总理的话相互一比较,我们会发现,大到国家,小到个人,对于“变”,大多数是害怕的、排斥的、被动的甚至是被逼的,根源就在于最基本的人性,比如思维惯性、执行惰性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恐惧性。

所以,面对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这句话,我们不能只想到“变和通”,更应看到“穷”这个重大前提。

就个人来讲,首先要始终保持一颗“警惕心”。就是要时刻自警自醒,不被眼前的平静、平淡、平凡遮住了双眼、麻痹了内心,特别是要时刻想到“温水煮青蛙”的结局,倒逼自己去找不足、找差距、找问题。

其次要自觉增强一种“求知欲”。今天是“五四青年节”,青年的评判标准不在于年龄,而在于心态。最近有一篇很火的微信文章叫《美国中年》,讲的就是那些美国的中年人虽然年龄稍微大了,但一直工作在最一线、创新在最一线,丝毫没有“油腻”的标签。我个人作为年龄上的“青年”,更应该保持一种该有的“青年心态”,用更加开放、更加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新生事物,让“求知欲望”激励自己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,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。

再次要敢于放弃一份“安全感”。著名天使投资人李笑来曾经说过,“人生最大的枷锁在于刻意追求安全感,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获得大成就”。在这个智能化时代,很多“黑科技”或者颠覆性创新层出不穷,如果我们沉溺于旧时代、固化于旧思维、执着于旧模式,必然会被时代淘汰。要避免这一结局,只有适应创新、主动创新,放弃那一部分所谓的“安全感”,走出所谓的“避风港”,敢于在实践中、在市场上接受检验、经受锻炼。

翻开历史,只有那些敢于主动克服人性的国家和个人,才能最终成为引领时代发展、成就丰功伟业的榜样。

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。